12月9日上午,“枣庄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成立揭牌暨共建协议签约仪式在薛城校区明理楼五楼会议室举行。枣庄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包希安,枣庄学院党委书记曹胜强、党委副书记曾宪明,枣庄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局局长王虎,枣庄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昌林,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林勇,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和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出席仪式。仪式由曾宪明主持。
曹胜强代表学校对研究基地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枣庄学院改革发展的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枣庄学院以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为奋斗目标,与枣庄市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教师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科研课题220余项、企事业委托科研课题1500余项,在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领域推出了一批有份量的研究成果,有效提升了学院科研服务政府决策的能力。枣庄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正式揭牌成立,是对我校枣庄学院民族研究工作的充分肯定、信任和支持,是推动实现地方与高校优势互补、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探索与结晶。学校将全力抓好研究基地建设各项工作,着力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努力将基地建设成为全省民族共同体研究新高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更多贡献。
包希安在讲话中指出,枣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行“共性+特色”的“10+1”工作模式,推动3区4镇(街道)5村(社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试点,集中连片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示范圈”,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创建矩阵,创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鲜活的“枣庄经验”。枣庄学院作为全市高校的“领头雁”,教学理念先进、学术造诣深厚、研究成果丰硕,在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上具有专业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市委统战部与枣庄学院联合成立“枣庄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是推进校地合作开展民族理论研究的关键一步,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势、挖掘人才潜力、形成优势互补,必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向上绽放更多的理论之花、结出更多的实践之果。研究基地要牢牢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根本任务,针对民族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枣庄实际,深入开展专项课题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要把握好“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政治性,自觉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研究的根本遵循;二是坚持客观性、专业性和开放性,充分发挥部门协同、领域跨界、学科交叉的资源优势;三是坚持前瞻性、战略性和应用性,关注各族群众的普遍性利益诉求,找真问题、找真办法;四是坚持引领性、示范性和扶持性,力争多出新成果、新实践、新经验。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基地培养人才的功能,引导更多青年学生关心、关注和研究民族工作,全方位推动枣庄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仪式上,包希安与曹胜强共同为“枣庄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揭牌。
王虎与林勇代表双方签订项目共建合作协议。王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陶道强分别介绍了枣庄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相关情况和学科建设、科研人员、研究成果等情况。
(文图/徐海波 编辑/葛晓霞 审核/张昌林)